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22-07-29
  • 点击:612
  • 来源: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

201712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南,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不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系列政策制度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原则,使我院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我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具体任务

(一)工作目标

通过学校内部质量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的数据系统,形成学院自主诊断与改进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学校办学方向和理念正确、学校制度先进运行高效,教学工作状态规范,建设一流师资队伍,鲜明的专业特色,教学质量提高等六个大目标,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具体任务

  1.转变理念,提升质量意识。通过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相关理论的培训与学习,对其渗透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理念,使全体教职工意识到自己本身是诊断与改进的主体,将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深刻内涵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2.建好自主诊断与改进工作队伍。组建诊断与改进工作组织机构,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平台数据采集专业人员,聘请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企业家、行业专家,指导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3.构建体系,奠定诊断与改进工作基础。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起完整的相对独立的质量目标与标准、管理制度与规范以及诊断与改进工作与自我保证机制.即学校建立“八有”工作体系:发展有目标、工作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过程有监控、结果有评价、分配有激励、诊改有机制。优化学校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和数据平台系统之间的质量依存关系。

  4.搭建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完善基础网络设施,积极推进智能校园建设,规划业务系统,建立质量预警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强化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测,为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

  5.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诊改工作实施方案为基础,建立学院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将自我诊改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质量原则、体现特色。本方案依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桂教职成【2017】19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是基本标准,也是底线。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为主体责任,以培养全面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为目标。

(二)全校参与、协同实施、各负其责。教师、学部、各部门自主诊改和学校复核、诊评相结合。学校层面做好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教师、各学部、各部门是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心。人人参与,处处覆盖。同时学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听取行业企业业绩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多方协同配合,建设好科学、创新、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四、诊断内容

本方案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

  五、组织实施和步骤

  第一阶段为试诊改阶段2017年9月—12月):学校制订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部署安排诊断与改进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启动诊断与改进工作。层层宣传,使每一个教职工认识到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我校这样的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尤为重要。

第二阶段为规划阶段2018年2月—2018年7月):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编制《广西商业技师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运行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质量治理规划、教师发展规划、学生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依托“智能校园”建设,建立和完善校本数据中心,完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第三阶段为自我诊断与改进,分步实施阶段 (2018年8月—2019年7月)   

1、根据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完善学院治理标准,教师发展(含考核)标准、学生发展(含评价)标准、人才质量标准、专业标准等,形成各层面质量改进呈螺旋,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智能校园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及时、准确、真实。

2、实时监测、发布预警、自我诊断与改进。做好开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方面的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包括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的规定动作。学校根据认定的诊断报告深化改进工作,并在完成改进工作后进行总结。

  第四阶段为复核阶段。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安排进行。复核结论依据学校自主诊改结果与复核结果的吻合程度,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三种。学院力争复核为“有效”。假如有其他两个结论,学校将针对“待改进”和“异常”设定改进期为1年,期满后再重新提出复核申请。进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诊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诊改工作机制。学校确定分管领导,制定支持政策,从经费、人员、条件等方面对诊改工作给予保障。

(二)责任明确、有序推进。按照报备的诊改工作方案开展工作。明确质量责任主体分工。各工作组、各部门要围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项目,进一步细分和分解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明确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实施过程中如有调整,及时说明。

(三)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学校办公室、诊改工作办公室、质控中心等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诊改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各责任部门、各责任人要自我诊改报告,参加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报告与纠正。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政策,有序进行诊断与改进工作,不得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规定的严肃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机制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委员会

主任:陆燕春

副主任: 郭志鹏  席静  冯奕东  吴克诚  梁冠强  谢欣

成员:刘阳明段文清黄海涛龙光何天龙鲍全君陆其伟   

校外专家成员:

梁庆铭岑溪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黄强新(广西商业学校副校长)

何孟文(桂林市餐饮烹饪学会副会长、榕湖饭店餐饮部副总经理)

温春汉(深圳市壹号便利店有限公司经理)

席海亮(桂林一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经理)

蔡佩元(桂林市七星区英达瑞幼教机构总园长)

工作职责:全面负责学院诊改的各项工作,研究决定诊改工作的重大决策、重大安排等。对全校诊改工作负责。

2、诊改工作办公室

  任:席静

副主任: 梁冠强  谢欣  鲍全君

员:各科室、学部主要负责人

工作职责:负责诊改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安排诊断改进阶段性工作,督促检查各工作小组、部门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协调工作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全面负责落实学院诊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3、诊改工作专项工作组

1)行政管理服务质量保证工作组

组长:陆燕春

副组长:谢欣

成员:行政科室人员

责任部门:学校办公室

2)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保证工作组

长:席静

  副组长:刘阳明

  成员:教务科、督导办、各学部人员

责任部门:教务科

3)学生全面发展质量保证工作组

组长:吴克诚

副组长:陆其伟

成员:学保科、团委、招生办、实习就业科、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人员

责任部门:学保科

4)后勤安全保障质量保证工作组

组长:冯奕东

副组长:陆军

成员:财务科、总务科人员

责任部门:总务科

5)数据平台建设工作组

组长:谢欣

副组长:徐纬锋

成员: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各科室学部数据信息(管理员)

6)校企合作推进工作组

组长:郭志鹏

副组长:梁世盛

成员:各学部负责人

(二)机制保障

建立诊改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组建专项督查组。建立诊改工作例会制度,召开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及相关人员例会,通报、分析、处理诊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为诊改工作领导委员会决策提出建议。

(三)技术保障

    对接国家和自治区统一的管理平台,丰富想象人才培养状态守规矩平台内容。加大平台数据采集与管理队伍建设。

(四)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制定诊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统筹使用,用于添置设备、激励先进。确保诊改工作顺利推进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

2017年12月6日

附件:制度建设与运行推进表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建立组织机构

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

2017.11

学校

成立学校监审专家委员会

明确各部门工作范围

明确各学部工作范围

明确学生科工作范围

成立数据管理中心

制订工作方案

制订学校教学诊改制度与运行建设方案

2017.12

督导办

组织学习培训

学习系列文件,解读诊断点

2017.12

相关部门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技术学习培训

2017.12

相关部门

顶层设计

制订规划

修订学校“十三五规划”

2018.1

校办

修订学校章程

2018.1

校办

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8.3-4

教务科

制订信息化建设规划

2018.3-4

信息中心

制订专业建设规划

2018.3-4

各学部

制订课程建设规划

2018.4

教务科

制订学生素质教育规划

2018.3-4

学保科

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2018.4

教师

制订学生个人发展规划

2018.4

学生

制订标准

整理已有标准并确定标准目录

2018.3-4

校办

制订学校层面标准

2018.4

校办

制订专业层面标准

2018.4

各学部

制订课程层面标准

2018.4

教务科

制订教学层面标准

2018.4

教务科

制订学生层面标准

2018.4

学保科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制订制度

梳理归类制度文件,制订制度修订完善计划

2018.11

办公室

制订诊改工作流程文件

2018.11

办公室、督导办

修订完善学校层面制度文件

2018.11

办公室

修订完善专业层面制度文件

2018.11

各学部

修订完善课程层面制度文件

2018.11

教务科

修订完善教学层面制度文件

2018.11

教务科

修订完善学生层面制度文件

2018.11

学保科

现状调研

制订调研计划,明确则分工

2018.4

督导办

调研数据采集,结合质量保证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逐步推进

2018.4

办公室、督导办

建设数据平台

建设学校质量监测数据平台

2019.6

信息中心

建设学校数据中心及移动平台

2019.6

信息中心

建立诊改工作机制

制订学校诊改工作制度

2019.6

办公室、督导办

确定工作流程,形成工作责任书

2019.11

办公室

固化诊改工作标准,形成质量提升螺旋

2020.6

办公室、督导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