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22-08-05
- 点击:657
- 来源:
2020年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2021年1月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
一、学院情况
(一)学院概况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成立于1979年,位于桂林著名的“两江四湖”旅游景区的桃花江上游,毗邻风景秀美的芦笛岩,占地200多亩,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学院产权校舍建筑面积总计8588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学院内拥有理论教学大楼、专业技能实训大楼、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1997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技校基础上成立普通中专——广西烹饪学校,2005年经自治区人社厅批准设立广西商业技师学院。2017年12月,根据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批复,学校正式更名为广西商业技师学院(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广西烹饪学校)。2018年广西烹饪协会联合我院成立了“桂菜学府”。2020年10月,我院牵头联合有关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成立“广西烹饪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先后荣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广西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自治区德育特色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名师培训基地”、“中国餐饮30年桃李芬芳优秀奖”、“烽火杯——烹饪教育成就奖”、“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单位”、“改革开放40年·自治区成立60年广西餐饮业人才培养卓越单位”、“广西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突出贡献奖”、“201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广西烹饪教育优秀单位、全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
(二)师生情况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976人,其中技工学生6189人,中专学生787人。本年度我院招生录取技校共2675人,中专312人。区域生源数以大桂林为主,其中大桂林的新生1953人(不含高级工),占73%,大桂林外的新生722人,占27%,彰显出我们学院在大桂林卓越的品牌影响力。
2020年我院人才队伍情况稳定。我院现有教职工287名(其中在编人员131名,聘用人员156名),其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19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6.6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83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63.76%,双师型教师49人,占教师人数的17.07%,一体化教师25人,占教师人数8.71%。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掌握职业教育规律,熟悉企业文化,专业理论扎实,技艺高超,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已达标。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逐年提高
学院确立“重内涵发展,塑精品专业,育实用人才”的办学思路和“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的育人目标,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健康向上,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共青团活动,要求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经测试,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8%、专业技能合格率97%、体质实际达标率为93%、毕业率98%。
(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为99%以上,对口就业率为85%以上,初次起薪在1800元以上,升入高等教育比例16%,比上一年度增加3%。
(三)职业发展途径多样化
学院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通过院内实训、院外实训、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四)升学机会增多
2020年我院中职对口直升大专和本科的报名人数为178人,升学人数为133人,其中有1人考上本科院校。2021年我院中职对口直升大专和本科的报名人数为750人,报名人数及高校录取人数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院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本院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了各专业建设规划和每年的年度发展建设实施规划,并在每年度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二)提升内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本年度我院老师担任17个专业共计206个班级的授课任务,在教学管理、监督机构较好地完成了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的工作。
(三)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建设工作
积级动员组织学院教师参加各项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本年度我院教师参加各项赛事均有不俗成绩,教师参赛获得区级以上等级奖累计3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我院江雨、董烨老师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均获一等奖。
为进一步扩充我院教职力量,开展了2020年公开招聘工作,共收到报名人员资料480份,初审通过232人,最终有20名考生进入到我院正在进行的人员考核环节。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院2020年上报申请98名非实名编的相关材料,上级部门批复我院2021年非实名编人员为98名。
同时本年度开展了关于教职工职称评审的讲座,积极向教职工宣讲、传达关新政策,使教职工们对职称填报、无职称评审、破格评审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四)不断强化规范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本年度学院先后制订和完善了疫情管理制度46项,迎接各级部门防疫检查7次,开展自查、验收8次。寒假期间已开始落实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好全院师生开学前居家观察14天健康排查工作。疫情期间抓好全院师生健康监测,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工作。同时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八桂行”、“国际禁毒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十分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和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6次校园安全专项大检查,为学院正常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健康保障。
(五)认真落实政策,规范学籍资助管理
按要求完成2020年全年度学生免学费、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升学经济困难补助以及2020届毕业生毕业证办理、发放工作。
(六)党建情况
强化党的领导,筑牢“主阵地”,畅通“主动脉”,统锤炼“主力军”,把牢“主动权”,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懂弄通新思想、鼓舞士气聚人心、塑造党员干部好形象的目标任务,加强宣传引导、深化理论武装。一年来学院党委每月组织学习活动,对2020年新聘中层干部进行了2期专题培训,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及全体在职党员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组织党委委员学习了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院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并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各级党组织常态化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以集中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全体党员适应新时代、贯彻新任务。
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督查作用,真督实查、跟踪问效。在疫情防控第一阶段,对各科室、部门开展各项督查工作7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学生“复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进行;开展了线上督学,抽查授课教师线上出勤率和行政出勤情况,督查学生“复课”后疫情防控措施,经过学院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加大培养力度,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全年共发展18名优秀教师,其中接收10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5名预备党员,转正党员3名。秉承志愿服务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排忧解难、为城市建设助力添彩。在桂林市政府“创城”攻坚阶段,我院党员志愿者在街道清洁、修剪花圃枝、清理烟头等服务中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党性锤炼,继续推进“党员与两后生接对子”扶贫活动,组织开展退休党员座谈会、退役军人座谈会,体现组织关心和爱护,不断扩展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组织各级领导、各支部书记、专任教师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和《专任教师意识形态承诺书》,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党员的政治站位、责任担当,激励党员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立德树人高质量。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积极推进“跟岗实习”教学模式,与区内外优质企业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同时积极参加其它院校、行业、企业、政府的活动邀请,并受到高度评价。
与企业强强联合,以校企合作的形式,采取企业捐款、校企共建的方式筹集资金,改善实训室设备老旧和新实训室建设的难题。本年度学院合作企业数量为99家企业(跟岗实习48家企业,顶岗51家企业),本年度实习就业企业区外76家,区内23家企业,区外占76.7%,数据看区内实习企业偏少,有待以后加强区内企业的开发,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
(二)学生实习情况
2020年毕业生1829人,其中技校1627人,中专202人。企业对学院实习工作满意度是98.9%,对学生满意度是100%,对班主任工作满意度100%。实习生对实习安排满意度是80.7%,岗位专业对口率是45%,实习津贴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12.9%。
根据桂林市就业中心文件要求,学院按照文件精神,实习就业科按要求为2020届101人顺利申请到每生1348元的毕业创业补贴。2020年12月份实习管理部门为2021年毕业的学院2021届112名学生申报了毕业创业补助,经审核通过率99.1%,因有一名不符合条件外企业初审通过。111人将于2021年7月份学生毕业时毕业津贴准时发放到学生本人银行账户,届时每生将获得1488元毕业创业补助。学院实习管理部门在2020届和2021届毕业创业补助工作中材料准则工作高效准确,得到了就业中心的高度好评。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院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为抓手,注重学院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院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院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社会服务
受疫情影响,培训工作于今年五月中旬才正式展开,通过半年的努力,今年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3.2 %。其中开展专项能力培训、项目制培训和创业培训32期,共培训148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82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人数共计3200人;开展双千结对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80人;开设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61个,组织2312名员工参与到培训中(南宁市另有700多人在提交申报中)。
(三)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我院积极完成商务厅下达的对口五榕村扶贫帮扶工作,支持驻五榕村第一书记廖星同志努力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扶贫任务。 2020年5月五榕村在各方共同努力与支持下,成功摘掉贫困村帽子,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保障
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完成按自治区财政厅和商务厅统一部署,按时完成2019年度年终财政决算工作,编制《2019年财政决算报表和财务报告》和《2019年教育经费》等数据信息填报工作,按要求报送自治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为领导决策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政策措施
学院强化党委领导学院发展方向,院长全面负责学院各项工作,每周召开学院办公会议,定期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院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院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每年对全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实行全员聘任,聘任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根据教职工岗位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