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09-08-31
- 点击:21
- 来源:学生工作科
【学生养成教育辅助材料·1】
日常文明行为教育
从点滴做起,培养守纪、文明、卫生、敬业的学生
一、升旗行为教育
举行升旗仪式时,应衣着整洁,佩戴校牌,队伍整齐。应面向国旗肃立致敬,态度庄严肃穆,表情崇敬严肃,不可随便走动,更不能交头接耳,追逐嬉笑。
班主任负责清点本班学生人数,检查仪容仪表。学生科每周进行抽查。
二、礼貌用语及行为教育
与人见面应主动打招呼问候,态度诚恳、热情。问候时若正在行走,应同时停步或略停步,注视对方并点头致意;若正坐着或躺着,应同时起身或欠身致意。遇到别人对自己进行问候时,应按以上要求回礼。
行走应靠右侧。通道(如楼道)较窄时应侧身慢行,以示礼让;对尊长应略停步或停步让行。
文明用语“五声十字”:“您好”、“请”、“对不起”、“再见”、“谢谢”。
三、集会行为教育
学生应列队进入集会场所。班级学生由班主任负责集合整队,点名,检查仪容仪表,并带队入场,到指定位置就座。
集会过程中应认真听讲,文明鼓掌。
主持人宣布会议“散会”后方能依序退场。有嘉宾时应让嘉宾先退场。
四、进出校大门及维护校大门秩序行为教育
封闭式管理时间内,学生进出校大门应展示校牌和相关凭证,以示学生身份和出入缘由。除上下班高峰时间段外,行人、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者由小门出入。骑自行车者应下车推行,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者应减速进入,在保安处领取车牌,将车辆停入车棚,出大门时应交回该车牌。
校大站东侧通透式围栏区域为“车辆存放区”。为确保车辆安全,维护该区域秩序,除需存放、取回车辆的学生凭牌号进入该区域外,其他学生一律不准进入。
学生外出,若乘坐车辆,必须在学校大门管辖区域以外(校大门外的禁停线区域东侧电线杆以外)上、下车。
五、文明就餐行为教育
应排队购买食物。应双手托(端)住餐盘、汤碗等稳步、安全行走,防止碰撞、泼洒、打翻、摔跤等,避免发生事故。就餐时的剩余物(如骨头等)应存入餐盘空格内,不要丢弃在地面和桌面上。用餐完毕后,将餐盘、汤碗、筷子等送到餐具回收处,先将剩余饭菜残渣倒入潲水桶,然后将餐具分类、整齐装入回收框。
六、排队行为教育
应养成排队办事的文明习惯。在办理金龙卡、购饭菜、购物、借阅图书、打热(开)水、领取练功原材料等事务时,均应排队,依次办理。
七、出、入办公室行为教育
出、入办公区域不得大声喧哗。需进入办公室时,应轻声敲三下门“笃-笃-笃”,或辅以对老师的称呼,得到老师许可后方能进入,同时应称“老师好”。离开时应道“老师再见”。
八、环境卫生行为教育
学生应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参加保洁活动。不乱扔果皮、纸屑、饮料包装、塑料袋等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踩踏桌椅、墙壁等。
【学生养成教育辅助材料·2】
文明行为实操训练
一、礼貌用语及行为
班会课时间,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做“礼貌用语及行为”课堂实操训练。
操作标准:遇见老师时,在1~2米的距离,注视老师,面带微笑,声音响亮地称呼“老师好”,同时略鞠躬。
拓展教育:教育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以上礼貌用语及行为标准,如在与长辈、师傅、同事、同学等打招呼时均可按以上标准进行。
二、校牌佩戴行为
班会课及日常行为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重申校牌佩戴行为教育。
操作标准:学生在校园内均应佩戴校牌。内宿学生每天早上和中午离开宿舍,前往教室等场所时,须将校牌佩戴好。午休前或晚上就寝前将校牌取下、保管好。外宿学生进入校大门前,须将校牌佩戴好。专业操作课、体育课(体育活动)等时间内可根据老师要求取下、保管或佩戴校牌。
【学生养成教育辅助材料·3】
《班会课要求》
为规范班会课,确保班会课作为一种常规而基础的教育管理方式获得其应有的教育管理效果,特对本学期的班会课提出以下要求。
一、每周必须至少上一次班会课,由班主任组织。
应按学校要求安排在周三第七节课,因其它工作影响不能按时召开的,班主任应自行安排本周内其它时间补上并向学生科说明。
二、每次班会课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请注意:与此相应,周三下午学校大门对外宿生开放时间为16:30。凡有外宿学生提前在校大门处聚集,视为班主任未按要求开班会。
三、班会课必讲、必练、必做的内容规范。
1.每次班会课均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训练。(学生养成教育辅助材料见下“附件” )
做法要求: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起立,集体练习礼貌用语:“您好”、“老师好”、“同学好”、“师傅好”、“早上好”、“晚上好”、“谢谢”、“请”、“对不起”,要求声音清晰、洪亮。
实操训练标准:遇见老师时,在1~2米的距离,注视老师,面带微笑,声音响亮地称呼“老师好”,同时鞠躬。
教育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以上礼貌用语及行为标准,如在与长辈、师傅、同事、同学等打招呼时均可按以上标准进行。
2.每次班会课均须检查学生仪容仪表,检查校牌情况。
希望班主任首先做到严格自律,进而高标准要求学生,引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校牌佩戴操作标准:学生在校园内均应佩戴校牌。内宿学生每天早上和中午离开宿舍,前往教室等场所时,须将校牌佩戴好。午休前或晚上就寝前将校牌取下、保管好。外宿学生进入校大门前,须将校牌佩戴好。专业操作课、体育课(体育活动)等时间内可根据老师要求取下、保管或佩戴校牌。
3.每次班会课均须进行一周的考勤小结,对缺勤严重的学生要及时教育。
希望班主任经常检查,亲自查阅考勤记录,掌握第一手材料,对症下药教育学生。
4.每次班会课均须进行一周的内务卫生小结,表扬文明宿舍,指导差宿舍整改。
希望班主任深入宿舍,了解各宿舍真实情况,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进步。
5.每次班会课均须进行纪律教育(要结合本班实际突出重点),卫生行为教育(以不乱扔垃圾为重点),社会公德教育(以爱护公物为重点)。在教育的同时要进行检查,本班一周内有无违纪情况、乱扔垃圾情况、损坏公物情况。
四、班会课的阶段性要求及建议
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在即,特对近期班会课提出以下阶段性要求及建议。
1.每周组织一次班级唱歌活动,应以爱国歌曲、励志歌曲为主。
要求班主任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已任,重视此项工作,寓教于乐。建议班主任指导班级团支部组织学生开展此项活动。
2.每月至少向学生推荐一部优秀书籍、杂志等,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建议指导班会、团组织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说话”活动,包括诗歌朗诵、阅读故事会、“我喜爱的作品推荐”小演讲等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说话)能力。
3.建议组织开展班级学生写(练)字活动(也可利用晚自习等时间进行),比如抄写专业知识、文学作品或学生喜爱的其它内容,举办班级书法展等,引导学生提高文化素养。
4.建议班主任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增进师生情谊,培养学生爱校、爱师、爱学的健康情感。
希望各位班主任认真落实以上要求,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训练、引导、激励,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各方之力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学生,使其“学会做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的。
学生科(团委)
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 建议班主任注意保存本资料,并自行补充、完善学生养成教育资料,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教育。